氧化溝的曝氣設備有哪些
常用的曝氣設備有曝氣轉刷、曝氣轉盤、立式曝氣、射流曝氣、混合曝氣等。
(1)曝氣轉刷。
曝氣轉刷主要有可森爾轉刷、籠式轉刷和:marunmotll轉刷三種,其他產品都是這三種的派生型式。采用曝氣轉刷的氧化溝水深2.5~3.5。為提高轉刷的充氧能力,轉刷的上下游要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導流板,如果不設擋水板或壓水板,轉刷之間的最佳距離為40~50m。對于反硝化混合,可設置數臺可調速的轉刷來完成。如果不滿足混合的要求,可通過安裝一定數量的水下攪拌器來加強混合。
(2)曝氣轉盤。
曝氣轉盤有大量的曝氣孔和三角形凸出物,用以充氧和推動混合液。轉盤直徑約1.4m,盤片厚度一般為12.5mm,盤片之間的最小間距為25mm,曝氣孔直徑為12.5mm。為了使盤片便于從軸上卸脫或重新安裝,盤片通常由兩個半圓斷面構成。曝氣轉盤的標準轉速為45~60r/min,標準條件下的充氧動力效率為1.86~2.10kgo2/(kw·h)。曝氣轉盤的一個優點是可以借助改變配置在各池中曝氣盤片的數目,來調整供氧量。
(3)立式表面曝氣機。
立式表面曝氣機葉輪與活性污泥法中表曝機的原理是一樣的。一般每條溝安裝一臺,置于一端。它的充氧能力隨葉輪直徑的大小而改變,動力效率一般為1.8~2.3kg02/(kw.h)。其主要特點是具有較大的提升能力,使氧化溝的水深可增加到4~5m,從而減少占地面積。
(4)射流曝氣器。
射流曝氣器一般安裝在氧化溝的底部,吸入的壓縮空氣與加壓水充分混合,沿水平方向噴射,推動溝中液體并達到曝氣充氧的目的。射流曝氣器形成的水流沖力造成了水平方向的混合,然后又由于水流上升而形成了垂直方向的混合,因而可采用較深的水深(可達8m)。射流過程可以產生很小的氣泡,氧的轉移效率較高。
(5)導管式曝氣機和混合式曝氣系統。
導管式曝氣機又稱u形鼓風曝氣系統,通過改變葉輪轉速調節氧化溝內水流速度,調節鼓風機風量來控制供氧量。混合式曝氣系統是用置于溝底的固定式曝氣器和淹沒式水平葉輪或射流,來分別進行充氧和推進水流。這兩種曝氣系統的優點是利用置于底部的曝氣裝置和置于上部的推流裝置,來分別實現充氧和推進水流;缺點是動力效率較低。